課題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
第一課時 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
學習目標
1、 認識學習化學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實驗,初步學會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和描述的方法。
2、 能有意識地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一些有探究價值的問題,并能在教師指導下根據實驗方案進行實驗,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得出有價值的結論。
3、 能體會到探究活動的樂趣和學習成功的喜悅,并進而體會到化學學習的特點是關注物質的性質、變化、變化過程及其現象等。
【課 前 預 習】
1、化學是一門以 為基礎的科學,學習化學的一個重要途徑是 ,通過實驗以及對實驗現象的 、 和 等,可以 ,學習 的方法并獲得 。
2、蠟燭是由____和____組成的,是____色,____味,____體(填“液”或“固”),____溶于水(能或不能),質(硬或軟),切下一小塊石蠟放入水中會____(漂浮或沉入),說明石蠟的密度____水(大于或小于)。
3、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____,而且白色渾濁越多,說明氣體中____越多。
氧氣可以使燃燒的木條復燃,木條燃燒越旺,說明氧氣的含量____。
4、人體的呼吸作用通常是將空氣中____吸入體內,通過呼吸作用產生____和____。
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做滅火器,說明二氧化碳____支持燃燒(能或不能)。
5、 查閱有關資料,實驗探究有哪些步驟?
【課 堂 探 究】
探究一、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
【自主學習】
閱讀課本P13-15,明確實驗探究的目的、方法和步驟,然后分組實驗完成下表。
探究活動(或實驗)報告
|
姓名____ 合作者____ 班級____ 日期____
|
探究活動(或實驗)名稱
|
|
探究活動(或實驗)目的
|
|
用品(如儀器、藥品等)
|
|
探究步驟
|
|
對現象的觀察和描述
|
點燃前:探究蠟燭的物理性質
|
|
燃燒時:觀察燃燒時現象并進行圖1-10,1-11實驗
|
|
熄滅時:觀察有什么現象?用火柴去點剛熄滅時的白煙,蠟燭能否重新燃燒?
|
|
結 論
|
|
問 題 和 建 議
|
|
【交流與思考】
1、 通過實驗,比較蠟燭各層火焰的溫度高低。
2、 蠟燭剛熄滅時的白煙是什么?
3、 蠟燭燃燒后生成物是什么?
【展示提升】
通過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活動,你感受到化學學習的哪些特點?
(1)關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;
(2)關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;
(3)關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【課堂小結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,你收獲了什么?
【有效訓練】
1、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是( )
A、空氣 B、水蒸氣 C、氧氣 D、二氧化碳
A、二氧化碳 B、氮氣 C、水蒸氣 D、氧氣
2、點燃蠟燭,可以觀察到蠟燭的火焰分____層,____最亮,____最暗。取一根火柴梗,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,觀察并比較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燒的情況:____部分被燒得最焦,說明火焰____溫度最高,____溫度最低。
3、將一只干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可觀察到____________;片刻取下燒杯,迅速向燒杯中到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,振蕩,可觀察到____________。由此說明,蠟燭燃燒后生成了______和______。
4、蠟燭燃燒時,觀察到的現象是 ( )
A、蠟燭燃燒時火焰分為三層,焰心主要是石蠟蒸氣,溫度最低,內焰火焰最明亮
B、火柴梗接觸外焰的部分首先碳化變黑。 C、燃燒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
D、燃燒后只生成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。
5、有關蠟燭性質和實驗現象的敘述錯誤的是 ( )
A、蠟燭燃燒后生成的氣體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。
B、蠟燭燃燒的同時伴有熔化過程。
C、用火柴點燃蠟燭剛熄滅時的白煙,蠟燭能重新燃燒。
D、蠟燭在空氣中燃燒發出白色火焰,放熱并產生白煙。
課后提升
1、蠟燭燃燒剛熄滅時產生的白煙是什么?
問題:蠟燭剛熄滅時,總會有一縷白煙冒出,它的成分是什么呢?有人提出了以下假設:
a) 白煙是燃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
b) 白煙是燃燒時生成的水蒸氣
c) 白煙是石蠟整齊凝成的石蠟固體小顆粒
實驗:
(1) 吹滅蠟燭,立即用一個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住白煙,其目的是為了驗證假設___(填序號),但是這樣做并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,原因是_________
(2) 吹滅蠟燭,立即用一個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煙上,玻璃片上沒有水霧出現,說明白煙不是____,假設_____不成立。
(3) 吹滅蠟燭,立即用燃著的木條去點白煙,發現蠟燭重新被點燃,說明白煙具有可燃性,這是為假設_____提供了證據。同時可排除假設____,因為
____________。
2、李強在探究蠟燭燃燒的過程中,發現罩在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被熏黑,你認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( )
A、反復實驗,并觀察是否有相同的現象。
B、認為與本次實驗目的無關,不予理睬。
C、詢問老師和同學,討論黑色物質的成因。
D、查找資料,了解石蠟的主要成分,探究生成的黑色物質是什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