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題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
第二課時 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探究
學習目標:
1、認識實驗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,通過對吸入空氣和呼出氣體的研究學會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、描述、分析和得出結論。
2、初步學會使用實驗報告記錄實驗過程。
3、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。
【課前預習】
1、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變_________ ,白色渾濁越多,說明____________ 。
2、怎樣收集一瓶空氣?怎樣收集一瓶呼出的氣體?在收集呼出氣體的過程中應注意什么問題?
3、在家中找一些替代品(如吸管、瓶子、盆子等),多習幾次收集呼出的氣體,直到操作熟練為止。你在練習過程中觀察到當瓶中集滿氣體時,會出現什么現象?
4、請你根據生活經驗和生物課上所學的知識猜測一下,我們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有什么不同?你能設計實驗驗證你的猜想嗎?
【課堂探究】
1、設計實驗方案
2、進行實驗探究并記錄現象。
探究內容
|
實驗步驟
|
實驗現象
|
結論
|
氧氣含量是否相同
|
|
|
|
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
|
|
|
|
水蒸氣含量是否相同
|
|
|
|
課堂小結:
1、以上三組實驗在設計方法上有哪些類似之處?
2、通過以上探究活動,你能概括出科學探究過程的必要環節嗎?
有效訓練:
1、我們在進行“對人體呼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探究”實驗時,主要采用的試驗方法是( )
A、模仿 B、對比 C、推理 D、假設
2、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體呼出的氣體的操作順序為 ( )
① 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將集氣瓶的瓶口蓋好,然后取出集氣瓶正放在桌上 ② 把盛滿水的集氣瓶連同玻璃片 ③將集氣瓶盛滿水,用玻璃片先蓋住瓶口的一小部分,然后推動玻璃片將瓶口全部蓋住 ④ 將飲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氣瓶內,并向集氣瓶內緩緩吹氣,直到集氣瓶內充滿呼出的氣體。
A、①②③④ B、 ③②④① C、 ②③①④ D、 ④③②①
3、下面是某同學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探究報告,請你幫助他完成這份報告。
實驗探究步驟
|
實驗現象
|
結論
|
在兩個集氣瓶中裝滿水,用玻璃片蓋住瓶口,倒放入水中。將塑料管小心插入集氣瓶內,吹氣
|
集氣瓶中的水排出,集氣瓶
內充滿氣體
|
|
向一個盛空氣的集氣瓶和一個呼出氣體的集氣瓶中,各加入少量石灰水,振蕩
|
石灰水在空氣中___________
石灰水在呼出的氣體中________
|
人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氣中___________
|
將然著的木條分別插入盛空氣和呼出氣體的集氣瓶中
|
木條在空氣中_____________
木條在呼出的氣體中________
|
人呼出氣體中氧氣含量比空氣中______________
|
取兩玻璃片,對其中一片呼氣,另一片放在空氣中
|
空氣中的玻璃片上_________
呼氣的玻璃片上___________
|
人呼出氣體中水蒸氣的含量比空氣中_________
|
4、在“人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有什么不同”的探究中,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( )
A、證明呼出氣體含二氧化碳多的證據是:呼出的氣體使澄清石灰水更渾濁。
B、證明呼出氣體含氧氣少的證據是:呼出的氣體使木條燃燒更旺。
C、證明呼出氣體含水蒸氣多的證據是:呼出的氣體在玻璃片上凝結成水珠。
D、判斷呼出氣體含有氮氣的依據是:空氣中含有氮氣,而氮氣不為人體吸收。
6、在下列氣體中滴入數滴澄清石灰水,不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是 ( )
①空氣 ②人體呼出的氣體 ③蠟燭燃燒后生成的氣體 ④氧氣
A、 ①④ B、②③ C、③④ D、①②
拓展提升
1、某化工廠周圍的空氣污染較為嚴重。我們要對周圍的空氣進行檢測時。首先就要取用空氣樣品。請你想一想,你有哪些簡單的取樣的方法?
2、用右圖所示裝置,能否探究得出空氣和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?如果能,瓶內應該裝何種化學試劑?試劑裝進后,又該怎樣操作呢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