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桃源七中暑期教師培訓資料
談談怎樣組織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
桃源七中 彭友嘉
尊敬的各位領導、老師:
大家好!
今天在這里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,怎樣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,進一步推動快樂課堂建設。
165班是七年級新生班,在小學從沒有進行過快樂課堂的合作學習。開學伊始,本著“磨刀不誤砍柴工”的觀念,對165班學生進行了長達一個月的合作學習引導與培訓。小組長是培訓核心,培訓關鍵是怎樣引導本小組成員自主學習及合作學習:如將小組長本人的預習交老師批閱,解決小組長預習中遇到的問題,同時督促小組成員預習新知,完成導學案的自主學習部分;檢查小組成員自主學習情況,并按照1星到5星的標準進行評價,組織本小組成員對預習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,并將預習中遇到的困惑反饋給我。在數學這一科,165班的唐龍、諶媛、諶丹、黃琳、盧云、龍洪安、魏洋、陳鴻儒等已經培養成可以倚靠的合作學習的小組長。
其次是嚴格的學習時間保障。我們165班每天的自主學習45分鐘時這樣安排的:語文15分鐘、數學15分鐘、英語15分鐘,并且有專人負責,雷打不動。在課堂上,老師解答困惑嚴格控制在10分鐘內,馬上進入合作學習階段20到25分鐘。我的數學課根據我的班級的實際情況,刪減了個人展示,變成小組合作學習,說展示也是可以的,那就是合作展示,小組共同展示。合作學習完成之后進入當堂反饋階段。學生完成新知訓練有快有慢,快的在課堂上就能交給老師批閱,既有效的防止學生抄襲作業,又可以對基礎較弱的學生進行一對一或一對二的合作學習輔導。
傳授合作學習的方法與技巧。我常對小組長說:“我怎樣引導你想問題的,你就怎樣與同學一起學習。”數學課堂上,我每節課都做到:知識點一塊、解決困惑一塊、特例一塊。那么指導學生思考數學問題時,就是兩個問題:這個問題怎樣解決?為什么這樣解決?我認為數學課堂上,一般的同學在合作學習中解決怎樣做就可以了,但是能力較強的還必須解決為什么這樣做,這樣可以照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。165班數學合作學習中,還有一些是程式化的,如合作學習前必須讀題至少3遍,還要劃出題目中的關鍵詞句,找出題目中的問題,也就是“讀一讀,劃一劃,問一問”三步曲。尤其是應用題、函數題尤為重要。還有在合作學習中,注意培養學生的民主、平等的意識,在合作學習階段,要求學生使用“我認為”,“你說呢”,等協商性語言。
學生畢竟是學生,在合作學習中,老師必須注意觀察學生的動態。在學生合作學習中,我就是用“聽聲音、看動作、察表情”來進行判斷的。我聽聲音,是判斷討論內容是否是學習內容,防止與合作學習無關的內容穿插進來;合作學習的方向是否合理,老師是否需要點撥一二。我看動作,是為了判斷學生是否有沒有全身心投入到合作學習中的,是否有借合作學習機會,扭扭戳戳的,及時發現,及時制止。我察表情,就是觀察合作學習中,學生是否有走神的,是否有沒有探究新知的,因為孩子的一切都寫在臉上。再有小組長也是學生,他要引導小組成員合作學習,就沒有更多精力來顧及其他。這時,老師的“導演”作用就發揮了:哪些學生全部精力參與合作學習,哪些學生部分參與,哪些學生沒有參與,老師都要及時個別提醒。我通過“聽聲音、看動作、察表情”,來估計學生合作學習達到了多高的投入度。
最后就是在學生的合作學習中,用好評價,并且堅持到底。165班的快樂課堂評價一直堅持到最后,并且是保存在班級的電腦內,每周有規定時間專門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評出小組合作學習名次。我們一般使用的是評分評價,數學課上還要用語言評價,如“我建議你,這樣思考更簡潔”,或者是“我認為你這樣引導,同學更容易明白”等。
以上只是我在165班的一些做法,我們學校還有更多老師做得更好。如果有什么不當之處,請大家幫助我改正。
謝謝!
2013-8-25
|